争议不断 德国高校精英倡议经历“七年之痒”

摘要:  精英倡议的核心:激励德国高校不断进取据朗阁留学苏州留学老师介绍,精英倡议的目的在于由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出资,对*科研项目以及高校进行资助。资助项目包括科研人才(博士生)培养、高端科研项目、高校未来发展规划三类,在3类评选中均中标的大学被冠以精英大学称号。2006年至20…

 

   精英倡议的核心:激励德国高校不断进取

  据朗阁留学苏州留学老师介绍,精英倡议的目的在于由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出资,对*科研项目以及高校进行资助。资助项目包括科研人才(博士生)培养、高端科研项目、高校未来发展规划三类,在3类评选中均中标的大学被冠以精英大学称号。2006年至2007年 次竞选中,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9所大学获此殊荣。在2011年至2012年的第二次选拔中,11所大学荣登此榜。

  负责精英倡议评审的委员会之一德国科研联合会称,引入这一竞争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变平等为不平等,通过重点扶持一些科研项目和高校,使德国*力量重返国际一流水平。

  为了评选的公平、公正与独立性,主要评审工作交由老师学者组成的德国科研联合会和科学委员会进行,组建国际化、*化的评委队伍。考评分为两轮,间隔约一年。 轮的审核人员均为独立于政府的学者,其中约90%来自其他国家,德国学者只占约10%。评价标准在于:申请是否具有较高的*质量;是否跨学科;是否国际化以及是否能够整合地区的研究力量。第二轮选择过程中政府才得以参与,对 阶段筛选出来的项目进行再次评审、筛选,终确定入选名单。

  精英倡议对入选的项目和高校慷慨相助。以 个资助周期为例,联邦与各州政府5年共投入了19亿欧元,联邦政府出资75%、州政府出资25%,平均每年用于科研人员培养的资金约100万欧元,用于高端科研项目的约650万欧元,用于高校发展规划的约2100万欧元。

  精英倡议的*:使德国*界重现活力

  在精英倡议落实之前,德国政府对高校的投资较为平均,这有其历史和政治原因。历史上,德国长期缺乏有力的中央统治,邦国林立,各邦国在自己的领地内发展教育,权力的分散使各地高校的发展也较为均衡。如今,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高校的主要财政来源依然是各州政府。然而,与英美国家不同,德国人认为各高校应该得到同等待遇。

  目前,德国高等教育投资理念正在从一碗水端平转变为让一部分高校先强起来。除州政府外,联邦政府开始参与,资金开始向重点科研项目和单位倾斜,期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德国*界重现活力。大学生米莉娅姆谈道,现在她更倾向于上精英大学,因为她相信,有更多科研资金的大学的教学队伍也更强大,而且高质量的研究项目与充实的经费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

  精英倡议的影响:动态竞争是把双刃剑

  精英倡议已实施7年,爱思考、爱批判的德国人已经开始讨论这一竞争机制的利弊,中心议题是如何避免高校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分裂局面。

  有人担心精英倡议会在高校间拉开强弱差距,有资助的科研项目会发展得更好,下一轮竞争中更有竞争力,没有资助的科研项目在下轮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也较小。同样道理,强校可以拿到资助因而变得更强,弱势高校因为拿不到资助将变得更弱。

  对此,德国科研联合会会长克莱纳在接受《明镜》采访时称,拉开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原本就是精英倡议的题中之义,差距出现了,大家也无需惊讶。克莱纳认为,精英倡议是一场动态竞争,鼓励新旧交替,只要选拔过程开放、充分,真正有质量的项目和有水平的高校就会得到应有的资助。

  哥廷根大学得而复失就是例证。2006年 个五年周期,曾被《泰晤士高等教育》捧为德国有实力的哥廷根大学,很自然地进入精英大学名单。但到第二个5年周期,这所培养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府没能*住自己的精英地位。对此,哥廷根大学校长乌尔里希;拜西格尔去年6月接受德国《日报》采访时解释,在 、第二类资助项目申报过程中哥廷根大学均获成功,但由于大学提出的高校未来发展计划未能使评委信服,于是与精英大学失之交臂,但学校不会就此放弃自己的发展理念,短暂的失望过后,校方将争取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




为您推荐

立即领取
免费领取
最新留学资料